虽然资助孩子不要求回报,但也请不要抱有给予的心态
这些受苦的孩子很坚强,但在他们坚强的外边下有一个脆弱的心
请不要去伤害他们
给予他们希望又亲手去毁灭,那是何等的残忍!
回 晨睿 的帖子
晨睿:很简单,无非就是要求资助人:1.不要带有非常明显功利性的资助——寻求“心里的宁静”的除外,因为这是我们反复讨论过经过公认的资助的目的所在;
2.确定了资助之后,最好能够长期资助, .. (2010-11-03 10:19) images/back.gif
这个说的特别好,顶起来让大家都看到 虽然我还没有成功牵手哪一位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资助人,单就这一次走访来说,我就有很多的体会,其实,大家能够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都是因为一份爱心!或许会有人是一时兴起,头脑发热,但也或许是我们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和透明,伤了资助人的心,但是,不管怎么说,能来这里的我觉的都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希望资助人即便是心灰意冷时也别忘了给孩子一个交代,给大家一个明白。还有一点很关键,也许说出来很伤人心,不合时宜,但是,我还是不吐不快。有句话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些人穷是因为懒惰或者心术不正不务正业,让人恨之入骨,有些人穷的却是无可奈何,让人钦佩不已。我的意见是,一线志愿者走访时务必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反映孩子及其家庭状况,尽可能的让资助人充分认识实际情况,而不要导致后期的心灰意冷。 建立一种理解和感动的和谐,借助于每个人的善良改变我们及孩子们的心态。 有实践才有发言权,有感触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写得好! “不要轻易放弃他们,你一旦牵了他的手,你就是他的依靠,不要轻易的放弃他!” 说得好!有时候主动去牵人的手,又轻轻松松的放掉,比没有牵过更可恨。人与人之间相处亦是如此,何况你的爱心是在给最需要帮助的孩子呢?实话讲,我作为一个资助人平时付出的关爱确实不多,但我会尽可能的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该打款了,如果一线义工忘记提醒,我会去问他们。也会偶尔看看走访的笔记,我想这是一种责任吧。作为资助人,我们付出的时间,精力真的不需要太多,需要我们用心对待自己的这个善行。 真诚的LUCY,辛苦啦, 我们资助的这些孩子很多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会间接造成心理问题,我们的心理辅导比钱的给予要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