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待资助区里有两个济南的孩子:陈婷婷和刘洪洁。如果已经确定资助,那么建议定为暂时资助。因为陈婷婷的父亲虽然已经再次成家,但是,孩子只是小学,不应该无力供养。我们不应该用资助人的钱,来替她的父亲减轻义务。而刘洪洁的父亲只有39岁,很有再婚的可能。资助人之所以肯资助孩子,完全是根据我们走访人员的描述。是对我们走访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但是资助人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所以,我们首先得对资助人负责。我们必须时刻记得我们是“助学”(帮助有可能辍学的孩子完成学业),我们不是也无能力“扶贫”。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的生活标准来衡量我们的走访对象。我们必须以“孩子是否面临辍学”为衡量的基础。这样,我们的论坛才能走的更远,资助人才能给予我们更多的信任,也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孩子得到帮助。 支持简单静心的这个建议!!“我们必须时刻记得我们是“助学”(帮助有可能辍学的孩子完成学业),我们不是也无能力“扶贫”。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的生活标准来衡量我们的走访对象。我们必须以“孩子是否面临辍学”为衡量的基础。”
这应该是我们论坛的助学最根本的!希望论坛的广大走访志愿者认真遵守执行! 恩,应该严格审核长传上来的资料,同时尽可能多的做好回访的工作,孩子的家庭情况有好转的,可以停止资助!用好每一分钱,对每一位资助人负责! 是不是应该老调重弹,加强一下回访?将已资助的孩子回访梳理一遍,确定他们的状态和需求,以确定下一步的走访方向? 恩,呵呵 我在仔细的整理资料,然后就会建议进行一次全面的回访。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给孩子找到资助人,还要保证孩子能够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被丢掉。 呵呵,这是论坛原则性的问题,没什么好建议的了,直接执行就可。条件好了就停止资助,不过就像雪飞说的,我们得加强回访,因为好多的贫困学生家庭都是阶段性的贫困。如果好转就得及时停止资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