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 发表于 2013-6-3 10:49:30

培养孩子的三种环境》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培养孩子的三种环境。不知道大家听说过狼孩儿没有,看过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与天才》这本书的的家长,肯定都不陌生。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
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 ,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 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一事。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据研究,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6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直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4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7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几句话。在最后的3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饱了就睡;她也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时,她死去了。辛格估计,卡玛拉死时已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这一切都证明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的,言语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这些都是后天社会实践和劳动的产物。
记得小时候老师常常说到,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总说,内因是最
主要的,外因是靠内因起作用,如果是一块石头,再怎么给它合适的温度也孵化不出小鸡来。长大之后我才明白,其实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是建立在两者的重要性相持平的基础上的,外因的作用也非常的重要。如果是枚鸡蛋,却不给它合适的温度和环境,一样孵化不出小鸡。就像狼孩儿一样,脱离了人类环境,甚至连语言和直立行走的能力都丧失了,大脑的发育也近似动物。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的幼童,就不会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也不可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狼孩儿的经历其实是一种教育环境和教育结果的极端体现,我们可以转换思维,把这种情况压缩和拉近来看,现实生活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创造的教育环境是否良好,都会导致教育结果的天壤之别。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人生之初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原因就在于教育的不同。也就是说,人之初时的“内”是很接近的(指每个能正常发育的孩子),而最后之所以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关键在于“外”。
那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外”——环境呢?
社会环境我们改变不了,学校教育我们也改变不了,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却能改变和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而且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才是整个教育中的最重要的地方)我们从孩子成长,成人,成才的三个必不可少的环境谈一谈。
是爱的环境。
为孩子创造一个爱的环境,在家里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亲人对自己的爱,这种爱是全然的爱,是不挑剔,无要求的爱,不论自己优秀与否,不论自己表现如何,都可以得到父母的接纳。
父母不仅要爱孩子,父母之间也要相互亲爱,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幸福,教育成功的基石,父母相亲相爱的孩子身心更健康,阳光。 二是美的环境。之前看过一本叫做《水知道答案》的书,讲的是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Masaru Emoto)等人自1994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
他们新近发表了实验结果《来自水的讯息》一书,证明带有“善良、感谢、神圣”等的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成美丽的图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讯息,会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而且无论是文字、声音、意念等,都带有讯息的能量。
我们看两张照片,“爱和感谢”的水结晶。
这是科学的实验证明的结果,仅仅是一杯水就能产生这样大的区别,那对于一个身体里70%是水的人呢?


三是智慧的环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要用天才成长需要的营养来培养他的智慧。从开心11个月开始,我每天都给他播放经典音频,让经典的智慧来润泽的孩子的心灵,启发孩子的智慧,厚积而后才可薄发,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什么才是适应“天才”特性的教育方法呢?是经典教育。这里我还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经典,经典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更正一下,《论语》是典,不是经哦。
我们都知道犹太人很厉害,知名人士数量非常的多,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但根据统计从1901年到2004年间共有167名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的人获得诺贝尔奖,占诺贝尔奖总获奖人数的22%,而且拥有全球20%以上的财富。他们的成功在哪里呢?真的是智商比其他人种高吗?真的是人人都是天才吗?
犹太人对儿童教育的主张和其他国家完全不同。很多国家的教育只是着眼于眼前,例如中国的教育就是为了应付眼前的考试;而犹太人的教育则是着眼于未来。可以说,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现在所用,犹太教育的目的是为未来所用,因此两种教育对儿童的期望不同。犹太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创造犹太人的未来、实现犹太人的梦想的下一代。
犹太人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开始教他们读《旧约》,这是他们民族的唯一一部经典。在犹太人看来,由于担心孩子不明白而错过教育机会,只是父母一种过分保护而已。为了在孩子身上种下好种子,犹太人让小孩子学习记忆。因此可以说,犹太儿童从一岁半就开始有意识地接受记忆训练了。到了三四岁时,他们开始在私塾里面学习。
每个孩子刚走进教室都会受到大家热烈鼓掌欢迎,以让他觉得学习是快乐的;也许他会在打开的书本中发现葡萄干,这是为了让他觉得学习是甜美的。犹太人认为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所以孩子四岁时就开始完全的思考行为。那时候,大人会告诉孩子们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不要拘泥于一个想法,因为还有很多的其他的思考方法。

与此同时,记忆训练也在继续。孩子到了五岁时就要记住全部《旧约》。《旧约》是一本大部头经典,能全部记住水平就是非常高了。最近一直在民国时期的书籍,发现犹太人的这种教育方法,我们的前人一直都在用,

晨睿 发表于 2013-6-4 16:19:48

欢迎交流。

转帖请注明住处,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

本文无结尾;

段落和结构不明确;

结局就是很少有人会看,虽然我从头到尾看了,也弄明白了结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培养孩子的三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