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制回访频度和流程的建议
因为一线志愿者们的“辛勤劳作”,和广大资助人的热情参与,越来越多的孩子得到了我们的帮助,我们的论坛也越来越走向规范和成熟,但是我们不能因壮大而忽略细节,论坛要求的各地孩子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的回访,好像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在做,也有不少资助人因此有意见反馈或者对孩子成长升学及家庭情况的关心和担心。每年至少一次的回访是必须要进行的,原因有:孩子可能会存在升学,家庭条件改善及恶劣,辍学,转学,疾病等原因需要更新资料,资助款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需要落实,孩子学习情况需要了解等。所以这是必须要执行下去的。每每提到这个意见,大家总会说,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啊,可是大家一直都在这么做吗,有人在监督和审查吗?现在报名义工的朋友越来越多,建议每年的回访必须进行且必须写回访手记,回访手记必须有孩子家庭状况,学习情况和资助款到位使用情况的描述及回访人员,照片根据上次传照片的间隔时间决定是否再拍。
为了预防各地只走访不回访或者回访不及时,建议回访力度不够的区域暂停走访计划,超过两年回访不及时的孩子暂停汇款。
备注:回访手记应该写在原始贴的后面,原始贴是孩子的档案,不要都写一份总的回访报告,那样资料容易混乱!如果继续回访历程可以取名为回访心得。 这个回访的要求,我认为,我们都要严格执行,而且也都能够做到的。
就像我11月份参加的临邑的回访,我写了一个总的回访手记,然后每个回访的学生的原始帖子后,都有相应的回访记录。11月21日的长清回访,也都有回访手记的。我想,这个不是个难事。大家也都可以做好的。
一直以来都希望,走访力度放缓,回访力度加大,在没有100%的把握说,所有孩子的目前的资助状况、家庭状况、学习状况都了解的情况下,不建议开展走访活动,起码个别地区不能够继续开展走访。
我们要大力的投入到回访当中来,回访不仅可以了解到我们资助的孩子的情况,同时可以给资助人一个反馈,还能查找我们前期走访过程中的一些漏洞,及时进行弥补和纠正。
所以已经要求每年每个孩子进行至少一次的实地回访,且,最好安排在下半学期。目前我们需要的是发展义工,跟踪义工和一线义工来有计划有条理的完成这项工作。现在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候,义工少,孩子多,孩子还比较分散,每个义工的工作量大,希望所有的朋友,大家一起把这段最艰难的时候挺过去,体系完善了,责任分散到个人了,我们的论坛就会慢慢的运转的越来越好了,以后的工作才会变得轻松。 雪飞说的对,义工培训继续加速啊!
Re:关于强制和流程的建议
回访频度不一定太多!跟踪义工的工作要加强要做细!不要给受助人太大的思想压力!一人之言! 回访要有制度、要规定回访形式、要限制人数、最好是前期走访的人员、不要一次换一次新面孔! 引用第3楼雪飞于2010-12-24 20:55发表的:一直以来都希望,走访力度放缓,回访力度加大,在没有100%的把握说,所有孩子的目前的资助状况、家庭状况、学习状况都了解的情况下,不建议开展走访活动,起码个别地区不能够继续开展走访。
我们要大力的投入到回访当中来,回访不仅可以了解到我们资助的孩子的情况,同时可以给资助人一个反馈,还能查找我们前期走访过程中的一些漏洞,及时进行弥补和纠正。
所以已经要求每年每个孩子进行至少一次的实地回访,且,最好安排在下半学期。目前我们需要的是发展义工,跟踪义工和一线义工来有计划有条理的完成这项工作。现在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候,义工少,孩子多,孩子还比较分散,每个义工的工作量大,希望所有的朋友,大家一起把这段最艰难的时候挺过去,体系完善了,责任分散到个人了,我们的论坛就会慢慢的运转的越来越好了,以后的工作才会变得轻松。
这个建议其实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还是在继续扩大走访力度,使更多的孩子得到帮助。
关于这个的讨论不止一次了,也相对形成了共识,难道执行就这么难吗?难道只有走访提高自主的孩子的数量才是成绩吗?
我就是这么吹毛求疵,可能我不是基于逻辑思维,而是基于统计思维。
搞工程、建设、网络的多数基于逻辑思维,而搞卫生、流行病、生物的多数基于统计思维。 回访很重要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没必要再行讨论,严格执行就是。 支持。。。
像我们临邑就我一人去回访,这次还要大家来帮忙才能完成。一个人的话,比较懒的去,总是托啊,托的,在此感谢紫藤,烛光,1979LUCY。墨香居士的大力支持。
像今年我去回访至少也有三四次了。个别的情况,有的一个孩子就在跑几次,但一个的的力量和力度总是太小了,,还好。最近认识了临邑的很多义工。以后估计就有伴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