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的,我们在做这个问题的调查与讨论时,请注意保护下孩子的隐私,千万别伤到孩子脆弱的心。 把握“助学”与“扶贫”的界限,才能让我们助学之路走的更远。才能让更多的资助人支持我们,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救助。 对于一个家庭状况好的孩子来说,手机也是没有必要的,能帮助学习吗?!而对于贫困孩子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晨睿说的很对,孩子们有手机的原因要具体分析。
在济南和几个孩子去趵突泉的时候,孩子们拿着手机拍照,然后说手机有1G的卡,会觉得有点别扭。
但我不反对孩子们有手机,很希望也很高兴看到孩子们和其他的孩子一样高兴,快乐。
但是,我当时在想,如果孩子们已经都有手机,那我们的50、100块钱是不是仅仅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手机的费用呢? 家里有电话的可以吗? 说实话 夏令营中我看到孩子有手机的第一个反应 是反感,由于忙,我沟通了两个孩子,了解了一些情况。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在山东如果说吃不起饭的孩子,我想应该找不到吧。至于对于孩子拥有手机是否停止资助,如果论坛有规定决不允许有手机,可以马上停止,如果论坛暂不作出硬性规定,我想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让资助人来决定。这个议题的起因,我想是源于聊城的一个孩子,为了尊重孩子的隐私,对于这个孩子,不再介绍了。
对于我的工作,欢迎大家监督,作为一线自愿者,很惭愧工作不细致,以后走访会注明该学生有(无)手机。呵呵
下午要去泰安,因着急出门,不再多说了,看了大家的发言,还是蛮有感触的。说明我们的坛友是很有责任心的,我们的论坛是他有发展前途的。 人是一个很复杂也很有意思的东西
我想应该个别问题个别分析,先弄清楚具体情况,是家境好转,还是攀比,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虽然是否继续资助由资助人决定,我想我们的志愿者在回访的时候也应尽量把受助人的现状反馈回来. 如果是孩子的攀比,那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他们毕竟是孩子,有时候不能把握住自己,我们成年人不也会这样嘛,更何况他们,我想通过善加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端正的心态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助学很重要,育人更重要. 现实不仅会改变一个人的轨迹,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和性情.
大家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游云说的很有道理。
其实每个人过来都喜欢翻帖子,好多事情都是讨论了又讨论,但是都是没有定论。
最后,一点点激情也没有了。
希望能有所改善,如果不能改善,就要适应这种气氛,毕竟我们是做助学的,虽然枯燥,但是毕竟有所付出,所求的汇报无非是个心安理得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