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讨论)一线志愿者的纪律
下面的走访手册,介绍了志愿者在走访前、走访中,走访后要注意的问题,如果说是志愿者的纪律,却不妥。
我觉得,需要单独制订出志愿者的纪律来,并加以系统化,达到精炼、明确、便于记忆。
《山东爱心助学志愿者走访手册》
1、参加助学(采集)调查活动之前,要有一个良好心态和状态。不要因为个人原因,给调查或采集期间的工作带来不稳定因素。
2、身为志愿者需要一颗平常心,不要以为参与了助学相关活动,就比没有参加的人更有优越感。助学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在自己参与过程中,多检讨自己言行,切勿以为自己参与了,或者深入其中了,就有高人一等的感觉,保持一颗平稳的心态很重要。不管别人怎么说,塌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其实做的事情越多,发现的问题就会越多,负面问题暴露的就会越多。如果老想着负面问题,那做事情的信心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做一点就少一点,尽可能减少负面问题产生。
3、遇到他人冷嘲热讽,甚至被怀疑时,请不要灰心丧气,埋头做完做好助学相关工作最重要,生气发牢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4、不要对调查地的人们有一种施恩的心态和神态,更不应有要求对方给予回报的思想。
5、不要轻易接受对方的馈赠,若对方真情实意,难以拒绝,接受后应主动给一定钱款到对方作补贴或借口说买文具给被调查学生备用。
6、做到不食用被调查学生家里的食物(如吃零食和吃饭等),不能让他人对你有去骗吃骗喝的感觉。遇到吃饭时间,可以善意说谎吃过了或干脆说有要事办而回避。如果因特别原因,不得已非要在被调查学生家里吃饭,应主动给一定钱款到对方作补贴或借口说买文具给被调查学生备用,如发生此类事情,应记录在调查报告中。
7、做了好事不要过于张扬,塌实做自己的事情,不可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尽可能低调地对待或处理。
8、尽可能地给被调查学生家庭或当地接待人员减少麻烦。比如不要娇气地问老乡要车或马骑,哪怕是自己再辛苦徒步走到的地方,也不要拖着接待人员或向导等四处跑,尤其是陪游。
9、到了蚊虫乱飞的农户家里,不要大侃环保、卫生,那些理论上的东西自己心里知道就可以了。可考虑私下委婉交流,但需注意适当的说话方式。
10、不要端着架子,不要瞧不起对方,我们要亲善友好,尊重他们的习俗,包括饮食、服装、礼仪等,因为你可能看到不卫生的饮食和破敝不堪的衣服而产生厌恶或敌对情绪。
11、自我衣着饰物的注意。如女性不要穿高跟鞋、迷你短裙之类,男性应以轻便服为主。
12、准备一个背包,里面放些必备或其他可能需用的物品。比方说在不能保证天气的前提下,尽可能带好雨具(防晒)相关物品或器具放在包中备用。
13、带好适量的钱。尽量不要带金银首饰等非必需的贵重物品,在外尽量不要显富。
14、准备好笔纸以作记录,有条件的可带相机、摄像机等。如需带移动电话的,注意事先充好电。
15、主动向被调查学生或其家属或在场邻居等介绍自己的身份,以免让人产生疑惹。带好自己有效身份证件,随时应付任何人对你身份的反调查。
16、在外要注意言谈举止,礼貌待人,不要惹意外事发生,要注意自己及伙伴的人身安全。
17、尊重当地风俗、民俗,不要因为你的个人原因在当地产生不良风波和其他是非,不要给自身和团队造成不良影响。
18、提前和家人陈述下(采集)调查安排,如调查地、大概花多少时间等,以免让家人担心牵挂。
19、调查有一定的时效性,在外期间不要因有事而独自中途退出或掉队。
20、在调查或采集活动中,强调资助人的钱来之不易是很恰当的,尽可能减少被资助人或其监护人的依赖情绪,尽可能不给依赖情绪提供理由。绝对不能轻易給被调查学生家庭允诺!
21、为了方便以后其他志愿者再次可能的复查,尽可能记录前往被调查学生的住所或学校等调查所在地的路径,例:乘车路线及车费等。
22、在进村时遇到村民,应尽可能询问被调查学生的相关情况,出村时再询问或大概核对一些在学生家里调查的情况。
23、记录到达被调查学生家里的时间。
24、对照未调查之前的学生相关信息,进行核对询问并记录。
25、回到来后尽快将学生资料整理,并发送給指定接收人员。一个学生一个文件包,内容包括学生资料和学生图片,文件包以学生姓名命名,便于查询。
26、核对记录学生的准确通讯地址,希望得到两个以上的联系地址:所在学校,实际居住地或主要亲属联系信息等。
27、如条件许可,尽可能送几支铅笔或几本作业本给被调查学生作为礼物,鼓励其好好学习。
28、不对被调查的学生或其家长作出或暗示将来一定会得到他人资助的承诺。
29、对被调查学生或其家属提出的其他资助或帮助要求(如书、衣服、修路、引水、医疗、建房等),应巧妙、婉言拒绝。
30、对于被资助学生或其家属提出的可能资助生活相碰咨询等事宜,需慎重对待。因在某些区域普遍贫困,如有一个学生既得到了学杂费同时又得到了生活费,而另一个学生连学杂费都没有得到,就会产生不平情绪,甚至怨恨、弃学。
31、判断学生家人及其邻居所言是否真实等,更多时候应考虑孩子所说是最真诚的。从另一方面考虑,整个调查工作要有耐心,不是把学生单独叫到一边问话就可以的,学生可能因为紧张而恐慌结巴(尤其是年幼学生),不要全面排除家长或其家属长辈、老师等在场,否则他们可能会产生对立情绪,从而不利于调查。
32、如果发现调查到有虚报被资助学生,或资助款没有落实到学生身上的,或有其他一些欺骗行为的,请不要发火,也不要一走了之,等调查清楚后,把真实情况反馈回来。我们是去工作的,不是闹情绪的,做事情要善始善终。
33、对于可能的被资助,采集(调查)人员需要特别提示学生及其家人注意事项。
34、如果被资助,资助款一般是按学期分次发放的,请学生及其家长务必要向资助人汇报被资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并做好写信等反馈。如果没有,则将建议资助人停止资助。 先坐着沙发,再说,O(∩_∩)O哈哈~ 我依稀记得以前有关关于这方面的帖子,我找找看。 找到了,在《助学制度》版块里,有个《山东爱心助学志愿者走访手册》。http://www.sdaxzx.cn/read.php?tid=138 引用第3楼紫藤花开于2010-06-13 12:04发表的:
找到了,在《助学制度》版块里,有个《山东爱心助学志愿者走访手册》。http://www.sdaxzx.cn/read.php?tid=138
这个走访手册是07年的,现在根据实际情况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重新修订吧
上面的走访手册,介绍了志愿者在走访前、走访中,走访后要注意的问题,如果说是志愿者的纪律,却不妥。
我觉得,需要单独制订出志愿者的制度来,并明确、精炼。
现在,我们一线志愿者越来越多,虽然早就有默认的不是纪律的纪律,但毕竟没有成文。
常玉开此贴的目的,希望朋友们进来讨论一下,众人拾柴火焰高,尽快形成山东爱心助学一线志愿者的明文纪律。
1.一线志愿者整理初期贫困生材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徇私情,表格中的每一项都要落实到位。
2.走访过程要认真负责,核实表格内容,防止有不实的材料,对资助人负责。
3.走访回访不接受被资助家庭礼品、不接受吃请。
4.走访回访的车费、生活费原则上采用AA制,参与走访回访的志愿者平均分摊。
5. 重新修订好 老师就是老师 文采好 条理也清晰 赞一个 那三十四条的作者绝对是高手。没有极为丰富的实际走访回访经验,怎么可能写得如此详尽切实,言之有物。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