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传递
我明白:我们的任务是助学。但对要资助的学生,无尽的走访增加数量也不是长远之计。
停留在这个层面,会助长某些家长甚或某些学生的贪得气焰,
当然不是绝对的。
我认为:贵在爱的传递,我们也在传递的中间。
希望那些受帮助的孩子能够同样去帮助周围的人。
我希望他们永远不是只等待帮助的弱势群体,
他们纵然贫穷,没有足够的物质拥有,但他们身上也有帮助人的力量。我们要做的是不是得激起他们这股本性的帮助人的力量?
鼓励他们把来自资助人的爱,来自我们的爱传递下去,同样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并让他们用他们的表达方式去记录他们帮助人的故事。并把这份记录收集上来。 呃。。这会让资助人和被资助人都累。。。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资助人的目的,是想让被资助人有个任务:将资助人的意愿传递。就像,一个不喜欢上大学的孩子,父母觉得,不上大学是不对的,就应该上大学的。
我觉得,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这会让本来美好的意愿,变质的。 哦,我明白了。
我觉得这是资助、走访、回访或其他形式沟通时一个慢慢渗透的过程,
如同春风细雨,其实这方面很多志愿者已做得很好哦。 我赞成绿洲的提议,进行爱的传递,就是被资助的孩子最好能懂得感恩,懂得爱的传递,如果不是这样,我对助学可以放弃,因为我并不是一个高尚的人! 其实不用刻意地去要求孩子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我们帮助这些孩子的行动,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力量! 让爱传递下去,大家一起努力,去践行。 我们付出很多,唯一的一点渴求,其实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懂得感恩!
希望他们能够懂得! 频繁的走访铺的摊子太大。
走访时看到贫困的家境和孩子渴望上学的目光,帮助他们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很久过去了,这个孩子怎么样了?没人知道,那就会变成一种漠视和麻木。 希望我们以后有一个完整的机制可以减少这种漠视和麻木 我们只是一个接力棒,将爱心传递下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