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jm 发表于 2010-5-23 10:48:23

施恩图报——理性的善举【转贴】

            施恩图报——理性的善举
                                       作者:翩然回眸 提交日期:2009-9-5
      
      有事做真好。这不,全省范围内的整治环境卫生运动还没整出大的成效呢,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就来了,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始了。海南省自然积极响应,并力图将这次整治行动掀起高潮。
 怎么掀?事做的再好,没有媒体配合,动静肯定不大。所以,由省内某媒体发起并联合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海口市交警支队、安徽双轮集团高炉家酒海南分公司共同主办的“爱心代驾”公益活动也随着整治行动正式启动了。从9月1日开始到9月30日的一个月内,每晚19:00点至22:00点,只要您拨打电话65231999,某媒体将联合爱心企业为饮酒后需要代驾的海口市民提供免费代驾服务,把您安全送回家。
   好啊,爱心奉献,真好!如此为那些既开着车又爱酒、嗜酒之人着想,真让人心里热乎乎的。不是吗?
   只是,我很想知道的是,10月1日之后呢,一个月的“爱心代驾”就能换来一世的“安全驾驶”吗?我更想知道的是,这种“急功近利”式的爱心奉献到底能换来什么?又能持续多久?
   读到过孔子和他弟子子路的故事:子路拯溺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意思是说,子路救了被水淹的人,被救人以牛相谢,子路接受了。孔子说:鲁国的人必定喜欢救别人于患难,因为有报酬。孔子的弟子子贡也有一个故事: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鲁国之法,赎人于他国者,受金于府也。) 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说的是子贡赎人,不接受官府的金钱。其实,当时的鲁国有法令规定,在别国赎人,可以在官府领取金钱的报偿。为此,孔子说:鲁国人的人不会再赎人了,因为没有报酬。子路接收报酬,劝人行德;子贡谦让,反而阻碍善行。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一时兴起、跟风作秀、虚情假意的付出并打着爱心奉献的名义,这些很容易做到。但这只能是短期行为。不然,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就不仅仅是个例,而应该是满大街都是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先正视人性的自私,再加以有效的补救,才是正理。
   中国人一直在宣扬“施恩不图报”,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实就是施恩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在西方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规则是“施恩图报”,而施恩的人比比皆是。有个例子可以清楚明了地解释为什么。在德国留学的中国青年杨力,沿莱茵河骑自行车旅行途中路过一个叫克里斯托的小城时,捡到了一个装有几千欧元现金和几张信用卡的皮夹,他把皮夹交给了市政厅,没有留下姓名悄悄的离开了。“施恩不图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他当时就是这样想的。然而,小城上的人们为了找到他并酬谢他可是大费周章,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小城的人只知道他是沿莱茵河旅行,没有他的去向信息。小城警局只好将他的相貌拼图电传给上下游两岸的十多个城镇的警局,发动了上百名警力,最终才把他找到。小城如此兴师动众地寻找他,目的只是为了让他领取500欧元的奖金和一个荣誉市民的奖章。 
   当杨力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非常感动,但同时也非常不理解:我只是做了件拾金不昧的好事,并不图回报啊!再说,我人已经离开了,还有必要大费周折的寻找吗?如果不找的话,岂不是也为失主省下了这笔钱吗?但是,市长的一番话既严肃又耐人寻味:“施恩不图报,并不是你们中国人眼中简单的个人问题。可以说,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你的无私而放弃履行自己的责任。”
   对善举的尊重,是公民的责任。这种价值规则,或许会颠覆我们对“施恩不图报”的理解,也或许会让我们真正理解“施恩图报”的深刻含义。
   正如孔子所言:子路接收报酬,劝人行德;子贡谦让,反而阻碍善行。
   真的很佩服孔子老先生,2千多年前,他老人家就有这样的眼光、这样的智慧、这样洞悉人性本质的超能力!
   而2千多年后的我们,竟然还相信用一场运动或者高喊几句口号,就能让所有的人爱心奉献、施恩不图报!可能吗?
   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应该有理性的思维、理性的价值规则、理性的程序和制度。当每一个公民都能理性的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时,善举才会是常态,而不是一时兴起、跟风作秀,我们也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和谐温暖的社会氛围。

BG4LKZ 发表于 2010-5-23 11:17:38

终于座上了老宋的沙发

常玉 发表于 2010-5-23 11:23:28

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先正视人性的自私,再加以有效的补救,才是正理。
当每一个公民都能理性的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时,善举才会是常态,而不是一时兴起、跟风作秀,我们也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和谐温暖的社会氛围。 http://rs.phpwind.net/E___5391ZHMG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5391ZHMGPWFG.gif

紫藤花开 发表于 2010-5-23 11:36:16

就剩板凳了

清风 发表于 2010-5-23 18:52:17

连马扎没了啊?那俺蹲着看完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施恩图报——理性的善举【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