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最大的杀手是-----“不肯改变!”
婚姻中的两个人,他们对很多重要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是不同的,比如:情感、金钱、工作、孩子、父母、朋友等等,这和他们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有关。因此,他们会对对方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要求”,正因为上述的差异,才往往产生婚姻中的矛盾,如果婚姻中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解决矛盾的机制”,可能会对婚姻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失败。根据心理咨询经验,感觉婚姻有“三大杀手”。在这三大杀手中,婚姻最大的杀手只有一个,另外两个虽然凶险,只要最大的杀手不存在,还是可以有转机的。除了这三大杀手,所有其他的问题,只要两人都有诚意把关系搞好,是可以消除的。
婚姻最大的杀手是-----“不肯改变!”。有这种缺点的人,不理会其他人、事、物,也不会去想这样继续下去,结果会对自己有多大的伤害,更会拒绝所有的提醒、建议、劝告和分析,就像一头看不见、听不到,刀枪不入的犟驴,顽固不化的野兽,坚持这样地奔跑下去,终于使自己和所有在乎他的人,不是离开他就是掉进痛苦的深渊。
这类人从不会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出现问题要么都是别人的错,要么将自己的问题完全地进行外归因,将改变的动力全部推向别人或外在因素,他们会坚持说:“我没有错!”“我就是这样!”“我改不了!”摆出的姿态是:你想和我继续一起,你必须接受我这个样子。他甚至会说:“我就是这样的,大不了分手!”从而结束一段本可以很好的感情关系。
如果和这样一种人走入婚姻,命运也许会很悲惨,别人只能够不断地迁就他(她),向他(她)让步,需要不断地忙于修补这个人造成的破坏,疲于奔命,劳累而没有效果,最后,往往这个人还是不断地抱怨!这样的婚姻会因为不是受不了而分手,就是两人痛苦地在一起,走过一个没有缺少快乐的人生!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有这样缺点的人,多数在幼年时与父母的关系欠佳,在成长过程中未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觉得父母并没有接受自己,存在爱的缺失。拥有这样缺点的人若不明白这个缺点的伤害性,是很难拥有快乐的感情关系和婚姻状态的。
可以这样说,除了这个缺点,所有其他的缺点,一般不会对感情关系造成致命的伤害。如果发现关系状态存在问题,愿意改变,问题才是有解决的可能。另外两个缺点是“托付心态”和“不愿分享内心感受”。
“托付心态”是“我把我人生成功快乐的责任交给你承担”的意思。一般女性表现更多。“托付心态”会使丈夫有很大的压力,让人有爱得沉重和负累之感。一个人真的可以给予另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和快乐吗?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能给予别人“一生的幸福”?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给另一个人制造出足够的幸福和快乐,痛苦也好,快乐也罢,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缔造者,因此,“托付心态”不可能得到满意结果。
“托付心态”有一个更严重、伤害性更大的问题,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定位:“你的责任是给我幸福快乐,我的责任是等你给我这些。如果你做不到,除了抱怨,我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这样的人,把改变的动力完全推向了另一方,自己不会去努力,也就没有了成长和提升。人生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着等待,本身便在倒退了。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如果一个人停止不前,拒绝成长,在思想、能力、心态上慢慢与另一方产生距离,当距离越来越大,两人的感情关系就会产生了更多的隔膜,婚姻危机也就存在了。
把人生的幸福重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添增更多快乐元素,努力经营,不断成长,便能与时俱进,把握住自己的幸福。如果再幸运地得到对方的关怀照顾,便是两倍的幸福,双重的保险。值得推崇的心态是:我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你也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而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更能增添额外的火花,产生一些独自一人不能获得的幸福和快乐。
“不愿分享内心感受”的人,一般男比女多。分享内心感受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表现在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另一方面是能够体验对方的内心感受----即“共情”能力。如果同甘共苦、白头到老的人都不能和你分享或分担内心的情绪感受,将是件难受的事情。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告诉对方自己的内心感受,让对方感到你允许他(她)给你支持,并且,你也欣然接受这份支持。如果不让对方尽到伴侣的责任,就扼杀了对方向你提供支持的机会,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婚姻中,一些问题出现了,担忧是不可避免的,让对方与你共同担忧,而不是暗自猜疑,对方会感觉比较好。把情绪说出来与把情绪发泄在对方身上是两回事。一个人有情绪,同时能够与别人讨论自己的情绪状况,是成熟的表现。
当婚姻出现问题时,他或她愿意改变自己,并能寻求积极的方式去努力,少给对方压力,问题也许更容易解决。内心有什么不舒服,都能够说出来,好好地讨论。一个这样的对象,就算有其他的缺点,也是人生之幸事。
美满婚姻不是天赐的,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两人共同努力,把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不断地融合,同时,有良好的机制处理不同的意见,每天耕耘,才能培养出美满的婚姻生活。
如果婚姻中出现了问题,别忘了告诉自己:我要改变! 我们去努力营造美满幸福的婚姻。也就不虚此行。 还没结婚,无法营造,呵呵,先学习着 为爱而改变自己! 夫妻心理冲突分析:
1,需求不满
婚姻是为了相互满足需求而缔结的,婚姻的情感-心理稳定性取决于需求的满足程度。如果夫妻都能在共同生活中获得需求满足,任何一方都不感到情感疏远和孤寂,他们的婚姻就是稳定的。相反,如果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心情不舒畅,产生和增强不良情绪,导致争吵和持续的冲突。
需求不满包括下列方面: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的承认,自尊心受到损伤;一方或双方的性要求得不到满足;一方或双方的正当感情需求如温存、体贴等得不到满足;双方在吃喝、穿戴上的需求不同,在添置日常用具以及各自需要的开销方面存在差异;在休息、闲暇、爱好、娱乐活动中各自有不同的需求和情趣等。。。。。。。。
2,价值观念不一致
价值观不一致表现在语言交流中。如丈夫把社会说成一个竞技场,把人与人的关系说成“弱肉强食”,妻子信仰基督教,认为应该与人为善,两个人的观念冲突就是必然的。再如,丈夫认为,女人应该相夫教子,不应该抛头露面,而妻子认为女人应该与男人有同样的一切,冲突也是免不了的。
表现于行为的价值观冲突更具有实质性。丈夫是孝子,每当节假日就去看望父母;妻子注重小家建设,每当丈夫为父母花钱时就满心不情愿;丈夫长年应酬,极少注意妻子,妻子总是渴望丈夫陪在身边;等等,他们的冲突不但是必然的,而且后果往往是严重的。只要一方不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相应的行为,冲突就会持续存在,早晚有一天会爆发。。。
某些价值观不一致引起的冲突是带根本性的,比如,人生哲学,对幸福、成就、人生意义的看法,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等,这些精神世界的匹配性不能差太远,否则,如果一方不通过努力适应,或另一方不降低自己的品质,时间久之,双方都会非常痛苦。。
陈世美,几乎总是被世人所唾骂。事实上按照现在的观点来分析,不难理解:在陈还未见识外面的世界的时候,他与老婆的各方面是匹配的,无论是现实环境还是精神范围。但当他慢慢适应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的时候,他的精神世界在不断扩大,以致于当他再回到过去的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的。
维持婚姻的唯一办法,他的配偶,努力让自己的精神接近他。同样,那个时代,这也是不可能的。
价值观不一致是否导致夫妻冲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不一致的程度,不一致的程度越大,冲突就会越强烈;二是可调节程度,在一方或双方的宽容性大、柔性强的情况下,不一致可逐渐减少,接受度可逐渐增加。
因此,两个人选择在一起过一生,不单是一起吃住睡这么简单。楼主说得非常好,改变。改变的最终目的是适应。适应彼此的一切,外在的内在的,性格脾气,生活习惯等等。冲突是难免的。但既然选择了,就要珍惜。为了达到彼此能够感觉到幸福的指数,双方有义务努力去爱。
爱是需要努力的。爱,不单是感觉。当出现冲突的时候,要说出来,去改变。努力着的爱,才是幸福的。
假如,爱着脚下的土地,但你从不曾在这片土地上撒下你的汗水或泪水,你真的自己都感觉不到,你在爱,甚至,你都感觉不到你与脚下这片土地有什么有关系。
人亦如此。
想想,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却会共度一生,而且,从此后的日子,会是你的亲人,会是与你相伴走到终老的人。。。想想,相依走过的日子,共同努力奋斗的日夜。。。。是多么令人感动。。。相依为命,相儒以沫的一生。。。。
还有什么不可以改变?
所以,爱,请用心,请努力,请珍惜。。。。。 来顶,纯支持。 我老头了,经营夫妻几十年,没有你这么高的学问!在几十年的生活我认为:爱---就是夫妻共同处理好油、盐、酱、醋、茶的矛盾!
我实践了几十年夫妻没有红过脸就不用说吵架了!所以!笨人最容易处理好这个事情,聪明人敏感,考虑的多,总是患得患失就难以调和! 呵呵,向前辈们学习 是的,老大哥是真诚的。没有比真诚更重要的了。我由衷地敬佩老大哥。研究者正是从您们这些幸福的婚姻里得出许多宝贵的东西,已给世人带来启示。幸福是一样的,不幸则各有各的不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