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爱心。。。
爱的定义很广。我们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也很难接触到其本质。关于爱的研究,是心理学界最艰难的课题之一。在众多的解释当中,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一个: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一位来自西方的心理学家,通过多年的心理临床经验以及自己多年的自我反省,这样来解释:
1,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2,爱是长期的和渐近的过程。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爱的努力,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样获益。
3,真正意义上的爱,即是爱自己也是爱别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我们推动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的心智也不会停滞不前。我们为他人着想而自我完善,这与自我约束不会产生对立。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
4,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
爱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我们进行经济的资助是其中之一,当然,对于贫困的孩子来说,也许,我们能做的,也仅仅是这些了,物的给予。我非常相信,我们的行为,是想通过物的给予,来达到让那些贫困的孩子,获得一种心智上的成熟。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够让他们得到心智上的进步,那才是资助的最高目的。
能够让那些贫困的孩子,健健康康的活在这个世上,并感受到一种幸福感,也许,是每一个资助人的最终愿望。。。。然而,人生苦难重重,即使从小家庭完整的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种种行为和外在环境的变迁而遭受种种问题。心理学家认为,解决所有这些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是自律。它是解决人生所有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通过自律,我们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从学习与成长中获得益处。我们教育自己和孩子自律,也是在教育我们双方如何忍受痛苦,获得成长。
自律,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作为资助人,如果真心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不妨从这四个方面有意识的引导。。。只有这些,才是这些贫困孩子一生的财富。。。。才能体会到人世的幸福。。。 "爱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我们进行经济的资助是其中之一,当然,对于贫困的孩子来说,也许,我们能做的,也仅仅是这些了,物的给予。我非常相信,我们的行为,是想通过物的给予,来达到让那些贫困的孩子,获得一种心智上的成熟。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够让他们得到心智上的进步,那才是资助的最高目的。"
我不反对你的观点!但是这要分清主次!对于那些上不去学的孩子首先要解决上学的问题!在这一点都没有做到的前提下,不要空谈我们资助的最高目的!因为我们这一点还没有做好呢! 鬼女也是才女了,看了你的几篇文章。感觉思想挺有深度的,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