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重谈(关于孩子写信的问题)
这两天在济南和几个资助人在一起做的时候,大家又重新提起关于孩子写信的问题,可见资助人对孩子写信的问题还是比较上心。在一起聊的时候,大家都一致建议,说在每次回访之前,资助人给学生准备好信封并贴上邮票写上地址,有一线志愿者直接把信封交给学生,这样的话可能会有利于孩子给资助人写信。首先资助人一年能资助学生几百块钱,就不差这几毛钱的信封邮票钱,第二,作为资助人把该做的都做了,那以后孩子再不写信就不是资助人的问题了,就纯粹跟孩子本身有关系了。
我觉的这个方法可行,而且以前也有好多人提起过。但这个问题最终还要争取所有的资助人的意见 这个建议暖人心啊,最起码温暖部分资助人的心!严重支持 这个问题很是复杂。我记得我曾经资助的一个学生,也给我来过几次信。但是,在这不多的几次来信中,单从语气,我就能感觉得到,不是孩子自己写的,都是别人代笔的,而且有可能是村委的什么人给代笔的。其实,我相信,作为资助人,希望孩子给他写信,是希望看到孩子的亲笔信,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代笔。也许他们是考虑到对资助人的尊重而去找了个有文化的人写,但是,我觉得作为资助人还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来信的,起码我是这个感觉。
记得我的一个朋友,当时也是通过我在我们论坛找的一个孩子,一次我到他办公室,他给我看了那个孩子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还夹着一幅画,是孩子亲笔画的。画中透露出来的那种天真与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尽管信中时不时会有几个错别字,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很温馨的。真的是像自己的孩子给父母的家书。 我给孩子寄东西的时候,同时寄了5个信封和邮票。孩子愿意写就写了,不愿意写也不强求,不要非得让孩子写点什么来表达感激之情,什么东西都要落入俗套,就显得目的不那么单纯了。 我可以提供大概200多信封带邮票的 你小子搞收发的吧? 他是搞批发的 写信这个问题,应该是蛮好的。不至于资助了,人连问也不问一句,显得很不负责任! 如果大家同意这个提议的话,那么在每次走访前,就请资助人跟能参加走访的志愿者联系一下,想办法把信封给志愿者,有一线志愿者转交给孩子。(这不是强制性的,只是根据资助人个人的情况单独进行吧) 可以给孩子留点信封,但是跟孩子沟通时,不要带有诱导性的建议,一定要写回信,可以跟他们说:你有话说跟资助人说的话可以回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