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
发表于 2010-3-31 11:37:52
引用第7楼sdsjm于2010-03-30 10:45发表的:
总版主认识到这一点,你们就要改进啊!支持你们!
宋哥,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发现了,但是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解决。
如果我们要求群里不能闲聊,只能聊与助学有关的话题,那么群慢慢就会冷清下来,但我们又需要群的活跃。因为助学的话题不可能天天去聊的,就像资助人群一样,这里面大多数是老志愿者,但活跃度明显不够。
我觉的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1、群里的时候老志愿者去引导新人往助学方面去聊。2、想办法使新人主动去关注论坛。
咱看一下下面这张截图,论坛所有会员中,第一名的发帖量(包括回帖)已经快达到第十名的十倍了。另外发够40帖就能进论坛发帖总量的前二十名。从十三名开始往后居然都不到三位数。做为一个论坛来说看到这个排名我都觉的有点可笑。可以好不客气的说,论坛就是这几个人的论坛。要不然你三天回一个帖子,加入一年以上的志愿者也该过三位数了。
心诺
发表于 2010-3-31 15:39:19
群里成员每天在线75人。论坛在线会员不超过8人。
卢海峰李
发表于 2010-4-1 08:37:23
卢海峰李
发表于 2010-4-1 08:40:19
晨睿
发表于 2010-4-1 09:22:10
其实论坛里的讨论也很好,可以保留下来,没准几年后都可以翻看翻看,想想当初的事情是如何定下来的,如何讨论争论的。
sdsjm
发表于 2010-4-1 14:48:59
看到发帖排行榜,我无语了,正如 卢海峰李文静所说:跟我们论坛的性质有关。我们是一个助学论坛,如果在助学论坛里有过多的嬉笑娱乐的成分,对论坛来说好像显得不严肃,我们的论坛现在从许多方面可以看出只是一个走回访回报的专栏,当然这里边更多的也介绍了我们论坛的性质、目的、任务以及助学流程等等。
我觉得先根据晨睿提得建议继续改进吧,改进后也许能比现在好一些!
说心里话:我希望论坛充满活力,但我也不希望论坛充满嬉笑娱乐,再说每个人的水平素质都不一样,讲话发帖等如果与社会发生冲突,对论坛可能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我想到哪里说的那里,没有逻辑可言,各位不要见笑!
sdsjm
发表于 2010-4-1 15:04:57
另外我还要说的就是:我们不仅要提高发帖数量,更重要的还要提高发帖及回帖的质量,有的回帖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也算回帖吗?不足10个字的可以视为灌水!有的只是一个表情,对于这些,建议各版主到位后严加管理,对于灌水者要明确制度进行惩罚才是!
论坛现在关键就是回帖的数量和质量不高!对于那些一个月不来论坛的版主坚决更换,对于半年不来论坛发言的最好也要有一定的惩处措施,不来论坛那就说明不再对助学事业有兴趣了,特别是那些注册后仅仅只是来论坛看看的及时清理。我们的助学队伍不要求多,但要求精,留下那些真心助学事业的精英!
对于许多光喊口号不进行助学行动的,一年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只是暂时自己困难,二年我们就要考虑他们来我们论坛的目的性质!对于这样的人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处理办法!
雪飞
发表于 2010-4-1 15:15:04
老宋大哥说的对,我们要追求质量而非数量。
新论坛到今天最高在线的人数还只是28个人,每次看到这个数字,我都挺奇怪的,为什么那么少的人在线?
原因一来可能我们新改的域名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二来可能是很少有朋友愿意来论坛。来也是看看,很少愿意留言,或者是发表意见,我们每次的意见征询,其实就是那么几个人在热烈的讨论,而大多数人都是在看看。
实际上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别人每天都来看论坛的,但是我真的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参加一些问题的讨论,只有大家都来积极为山东爱心助学论坛建言,我们才能走的更好,走的更远。
晨睿
发表于 2010-4-1 16:07:56
为什么要强调论坛,提高论坛的发帖量和质量呢?其实也很简单,这就是山东爱心助学的脸面,很多人可能偶尔来到了,但是感觉平平淡淡的,没有进一步的沟通,也就走了。
我们的论坛不妨做的煽情一些,滚动的幻灯片,剪辑过的视频,只是为了多吸引一些潜在的资助人,让他们吃一顿饭的钱用在资助一个孩子上学一年上,对他们来说,并不需要付出太多,还可以给自己一个心灵的平衡。
我们多吸引资助人,就有更多的孩子受到资助,就是这么简单。
晨睿
发表于 2010-4-1 16:10:45
还有论坛就是论坛,要符合论坛的法则。灌水要扣分,纯表情要扣分;优质发帖回帖要加分。
灌水区和讨论区要分开,强调不需评论政策、政治、军事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