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jm 发表于 2009-7-14 13:02:30

建议

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建议志愿者在走访时一定要问清楚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的情况外,也要问清楚他们的叔叔大爷,姑姑、舅舅等家庭情况。

sdsjm 发表于 2010-4-16 07:19:13

我的建议尽管没有人跟帖,但是,这个问题也是对资助人负责,被资助人除家庭成员外还有许多至亲关系,他们的经济nj情况是不是对其有所帮助,能帮多少?这样,我们的资助人会感到资助他是必须的!即使某一天资助人去那里,这些情况也出如不大!才能建立我们论坛的可信与诚信!反之,如果出入很大,就会极大的挫伤资助人的积极性!

沙迦 发表于 2010-4-16 08:37:58

宋哥说的有道理
走访资料需要进一步细化
最好把各方面的细节和情况都把握好

简单静心 发表于 2010-4-16 12:59:53

成立审核小组,走访内容的细化,以及资料的完整性是下一步我们的主要工作。宋哥说的非常对。我们必须对资助人负责。这样做也是对我们助学组织信任度的维护。

雪飞 发表于 2010-4-17 00:18:39

其实,一线的走访志愿者很重要,所有有价值的信息都是我们的志愿者采集来的,所以走访的时候就应该确定是否上传论坛。有争议的一定要认真讨论,成立审核小组的目的也是针对这些有争议的孩子进行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定是否资助。还是那句话,不在于资助的多,而在于资助的质量,对资助人负责,对孩子负责!

清风 发表于 2010-4-17 15:47:19

宋哥的建议很好,其实一直以来我们走访的时候 也在询问学生亲属的一些情况,贫困学生登记表上也有亲属是否有救济这一栏。但是论坛走的今天,中间也不乏出现一些虚假信息,比如说,明明自己的七大叔八大姨过的都挺好,也对他们有救济,但他们就说没有。还有一些情况,是老师虚报虚假信息,学生家里有两套房子,我们走访的时候偏偏带我们去又破又旧的小屋里看。所以有时候虽然志愿者亲身去走访,但是却无法核实到有效信息。
所以我觉的,我们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尽可能找一些信的过的老师收集。另外在走访的时候,如果时间允许,多通过村里来了解一下学生家庭情况。我觉得这样会好一些

晨睿 发表于 2010-4-17 20:48:10

老帖子,新讨论。有讨论就有进步。不断完善中

简单静心 发表于 2010-4-18 18:13:58

清风说的问题大部分助学组织都遇到过,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走访小组一定要有一位有经验的。而且,我们下一步严格审核与回访。只要我们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我们的助学之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的。大家加油吧!

晨睿 发表于 2010-4-20 08:24:55

无论走访和回访的,一定要老人带新人,多交流,多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议